电子商务综合重点实验室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特色栏目>>电子商务前沿信息>>正文
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
2017-10-31 17:58   人民网

 我们党是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理论上十分成熟并且不断发展的伟大政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理论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理论建设上作出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一重大理论成就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诸多风险和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以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历史担当,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攻坚克难,全面开创新局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因为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坚强领导,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一部十九大报告,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诠释和充分体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极富原创性、经典性、源泉性的强国论、战略论、人民论,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这部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就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这个主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的继承、发展、深化和升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它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是根据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阐述的“八个明确”:一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且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二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和主要经验;四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体制制度保障;五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法治保障和治理方式;六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石;七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八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同志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坚持”,这是对改革开放近40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经验的深入总结,也是对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深度整合和升华,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总起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生机活力首先是思想理论上的生机活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首先是思想理论上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动表现和根本标志。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过程包括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和从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后,摆在全党面前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就是要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切实抓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思想灵魂。全党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牢牢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坚持”,认真组织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各级党委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和中心环节,用理论武装工作统领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每个时代都会面临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新问题,回答和解决这些新问题必然产生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新理论和新实践。时代推动实践,实践呼唤理论,理论又引导和推动时代和实践前进。这就是时代、实践和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中国共产党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党。我们党历来靠马克思主义真理吃饭,理论优势始终是我们党的核心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更加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建设,更加重视全党理论素养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能大大提高,从而更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党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崇高使命。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版权所有: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91号